织梦58,打造新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房产家居

热门关键词: as  骗锟斤拷  1111  xxx  骗子

伍戈:论增长与就业的背离(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华北互联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05
摘要:尽管如此,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却客观上缓解了现实就业压力。 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越来越少,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2010年达到顶点74.5%,之后持续下降,2015年下降到71.9%。1996年以来,每年新增劳

  尽管如此,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却客观上缓解了现实就业压力。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越来越少,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2010年达到顶点74.5%,之后持续下降,2015年下降到71.9%。1996年以来,每年新增劳动力不断减少,2015年新增劳动力198万人,创1980年以来新低。每年新增劳动力不断减少使就业压力锐减。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即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每年新增GDP对就业的需求仍然不少。例如,2015年我国GDP为68.55万亿元,比2014年多4.15万亿元,实际增长6.9%,名义增长6.45%;2015年底总就业人口77451万人,比2014年底增加198万人,增长0.26%。从这个角度来看,用6.45%的名义GDP增量消化0.26%的新增就业,实际就业压力并不大。

图3:新增就业人数近年来大幅减少

  

伍戈:论增长与就业的背离

  三、如何理解增长与就业的背离II:产业结构转型缓解就业压力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出现新的迹象,服务业相对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从国际经验来看,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更弱;但另一方面,服务业吸收就业的能力相对更强。这些也能在一定程度解释经济不断下行但就业市场相对稳定的现象。具体地:

  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是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2013-15年,我国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9.6%和7.1%[3],继续保持2003-12年较高增长趋势(分别为7.9%和7.6%),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显著回落,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7%,而2003-12年该值曾平均高达7.7%(回落了5.0个百分点)。受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大幅回落的拖累,总劳动生产率增速和GDP增速显著回落。

图4: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2013-15年与2003-12年比较

  

伍戈:论增长与就业的背离

  从就业上看,2013-2015年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一改2003-2012年持续10年的增长趋势,呈现连续3年减少的态势,2015年减少了40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2012年的30.3%,下降到2015年的29.3%,3年下降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业新增就业2013年以来大幅增长,分别增加1946万人、1728万人、1475万人,服务业就业比重从2012年的36.1%,上升到2015年的42.4%,3年上升6.3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增就业有效弥补了制造业就业的减少,使得整体就业基本保持稳定。

图5:2002年以来服务业新增就业超过全部新增就业

  

伍戈:论增长与就业的背离

  从就业增速来看,2013-15年第一产业就业年均下降5.1%,降幅比2003-12年扩大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年均增长0.01%,比2003-12年回落3.7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年均增长5.3%,比2003-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图6:三次产业就业年均增速:2013-15年与2003-12年比较

  

伍戈:论增长与就业的背离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四、基本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劳动力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迁可以较好解释当前经济减速下行但就业保持稳定的现象。由此,我们得出的如下基本结论和启示:

  一是当前就业暂无大碍,要容忍GDP的一定下行区间。既然稳增长实质上是为了保就业,那么在就业问题并不突出时更应审慎使用过度扩张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在深刻意识到当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及其原因之后,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就需要换一种思维。面对经济的结构性(而不仅仅是周期性)的减速,如果我们仍坚持用传统方式去拉动经济,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当期过度的总需求政策会引致下一期严重的产能过剩,并促成资产价格更快的上涨等。

  二是现阶段不必过度担忧去产能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应适度加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近年来经济的下行并未造成就业总量方面的突出问题(就业结构或许并不平衡),适度去产能对整体的就业和增长影响依然有限。例如,六大过剩产能行业的总就业在1700万人左右(汪涛,2016),其中钢铁和煤炭行业约1400万人。如果削减10%的产能将造成约200万人下岗,间接导致相关行业减员100万-150万人。适度减员300多万人不是小数目,但比上世纪90年代末下岗3000多万人少多了。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持续减少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这种减员压力。

  三是就业往往是宏观经济中相对滞后的指标,一旦经济中的结构性因素减弱或经济大幅下滑,原本的周期性特征和规律还会凸显,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仍会返回常态。目前虽然就业压力不大,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增长。如果未来经济增速持续大幅下滑,最终必然会引致劳动力市场的动荡。对此,我们也应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潜在增速水平的变化,把握总需求管理的力度,在经济增长、就业稳定等之间寻求合意的平衡。

  注:

  [1]李斌、伍戈:《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

  [2]伍戈,曾庆同:《人口老龄化和货币政策:争议与共识》,《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4期。

  [3]这里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2010年价格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与三次产业劳动力人数的比率,这与《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注8的定义“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以2010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相同。

责任编辑:采集侠
var jiathis_config = {data_track_clickback:'true'};

中国房产家居网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